君琪老師的小提醒:閱讀書報時,建議可以找出文章或新聞的關鍵字並在閱讀完以後舉出10個問題,可以幫助小朋友建立更多元的思考方向。


 


關鍵字:化石,龐貝城(義大利威蘇維火山),二疊紀,原始植物


一、3億年前「植物龐貝城」 內蒙首見







【聯合報編譯組/綜合報導】2012.02.23 02:45 am


 



中國考古學家在內蒙古的烏達地區發現近3億年前的化石森林,整座森林被火山灰埋入地底下,保存方式與龐貝城相似,而被稱為「植物龐貝城」,它讓科學家獲得千載難逢的研究古代生態和氣候的機會,吸引了全球十餘國、30多所科學機構參與研究。


發現這座化石森林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軍,多年來經常在烏達地區採集化石,他表示,植物化石一般多是「躺著的」,但他於2003年發現直立的植物化石,而且每隔三、 五公尺 就有一株,相當密集。


經過多年研究,研究人員逐步揭開地下植物龐貝城風貌,重建約1000平方公尺 的遠古沼澤森林,並以3D繪出森林原貌,研究成果發表在220日出刊的「美國科學院院報」。


2.98億年前,整個華北地區是浸在汪洋中的一個大島,而內蒙古的烏達位於赤道以南,屬於熱帶雨林氣候。一次強大的火山噴發改變了這片森林的命運,短短數天內,整座森林被一公尺厚的火山覆蓋。許多植物保存了生長的原貌,有些小型植物甚至枝、葉、樹幹、毬果都完整保存下來。他指出,被火山灰淹沒的龐貝城的發現讓現代人能夠一窺古羅馬文化,這座化石森林也有相同效果。


研究人員在三處地點挖掘了約1000公尺 的面積,清點化石數目,約有20多種植物的標本埋藏其中。王軍說,植物龐貝城一共發現六大類植物類群,包括石松類、有節類、瓢葉類、蕨類、原始松柏類、蘇鐵類。最高的石松類能長到30公尺 ,最粗的樹幹直徑能達到 一公尺 左右,但是大部分樹木只有碗口粗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udn.com/NEWS/MAINLAND/MAI2/6918774.shtml


二、內蒙古發現3億年前「植物龐貝城」


【大紀元20120222日 訊】(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綜合編譯)中美學者在內蒙古烏達煤田發現一3億年前的沼澤森林,森林被火山噴發的火山灰所埋藏,因此完整保存了森林的群落結構,可謂「植物龐貝城」。科學家據此了解20多種古代植物的標本,並繪製並重現分布面積達1,000平方公尺 的遠古森林。


這項研究由美國賓州大學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古植物學家菲佛克隆(Hermann Pfefferkorn)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軍等人共同進行。研究發現,由於火山灰的掩埋,很多植物被完整保存下來,包括連著樹葉的樹木、樹枝、樹幹和完整無缺的松果。


由於附近的採煤活動使大部分岩層裸空,研究人員得以在3個相鄰場址發現總面積達1,000平方公尺 的火山灰層,這些火山灰層可追溯至2.98億年前、正當二疊紀(Permian)開始之時,當時的氣候可與現今的氣候相比較。


菲佛克隆與同事對這些已經成為化石的植物進行比對,共辨識出6個植物族群。他們發現,蕨類植物形成較低的頂篷結構,而像封印木(Sigillaria)之類較高的樹木則可長至80英尺 高。他們還發現一種被稱為Noeggerathiales的絕種植物,這種蕨類植物的近親曾在北美和歐洲等地被發現,但似乎在亞洲比較常見。


研究人員在畫家的協助下,重現了3個遠古森林場址的樣貌。菲佛克隆表示,這是首次在亞洲對這樣的森林進行重現,也是首次包括Noeggerathiales這種植物族群。


菲佛克隆說,因為這些場址只出現在歷史上的短暫時刻,所以無法解釋氣候如何影響地球上的生物,但它們能提供有用的訊息。這項發現就像時間膠囊,可以讓人們更好地解釋先前或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

上述研究成果發表在這一期的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網路版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Early Edition)上。


(責任編輯:畢儒宗)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 5/12/2 /22/n3519951p.htm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nakeki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